編者按:近期,盤龍區鼓樓街道組織開展“我與祖國共成長”主題征文活動,昆水集團辦公室錢貞創新題材,以小說形式講述了一代人用水方式的轉變,展現了自來水從無到有,從少數人使用到普遍使用,從水費繳納不便到多種便民利民服務的歷史。“一滴水”折射出時代的變遷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。如今,隨著祖國高速發展,昆明供水事業也將與祖國共同奮進,共同成長,并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斷努力。
他生長在一個小村莊里,全村人吃飯靠天。吃水,則靠著村頭的一眼古井。年紀稍長后,挑水的任務就當仁不讓的落到了他的頭上。
木桶緊緊系在粗壯的麻繩上,轉動著輪軸,用粼粼的井水將桶喂飽,再吃力地把木桶轉上來。長長的扁擔一頭一個水桶,就這樣沉甸甸的壓在他瘦削的肩頭。
回家的路長得仿佛沒有終點,他喘著粗氣,拖著沉重的步子,豆大的汗珠砸在地面上,透過汗水他模模糊糊的望著前路,卻不知怎的,想起昨天在鄰居家黑白電視上看到的畫面:一個看起來十分氣派的大房子,里面接上水管,一擰龍頭,白花花的水就“嘩啦嘩啦”的流出來了——聽人說,那叫“自來水”。
好容易把水擔回家,倒入水缸,還得再去井邊——那口缸可不是一兩桶水就能喂飽的!家里洗衣、做飯、喂牲口……都得指著它呢!他忍不住想:“要是我也有自來水就好啦!一擰龍頭,水缸就滿了,多美!”
他長大了,進了城,找了工作,住進了樓房。進了新房子第一件事,他就是跑到廚房,迫不及待的擰開水龍頭。那水龍頭里果然像他幼時看到的電視畫面一樣,“嘩啦嘩啦”的流出白花花的水。他伸手捧了一捧,往臉上一撲,涼絲絲的水順著臉頰滑下來,打濕了他的頭發,打濕了他的衣服,他顧不得這些,又捧起水“咕嘟咕嘟”的大口喝了起來,好甜呢!他望著“嘩嘩”流水的水管,孩子似的嘿嘿地笑。
妻子從后面探過身來,擰上水龍頭,嗔怪道:“你這是干嘛呢?一方水好幾毛錢呢,你就這么浪費?還有,生水不能喝,得燒開了再喝!”
“哦哦!”他不好意思的撓撓后腦勺。
炎炎烈日下,他奮力的蹬著自行車,汗水打濕了襯衫,薄薄的貼在他的后背上。“快點兒到家就好了,洗把臉,喝口涼白開!”他暗暗給自己鼓著勁。
好容易回到家里,一進門,他放下包,撲進洗手間,幾乎是手忙腳亂的擰開水龍頭,水管嗡嗡作響,不停地抖動,卻只流出一滴渾濁的銹水,“怎么了?”他疑惑的上看下看。
妻子從廚房走出來,擦著汗說:“別看了,又停水啦!也沒說什么時候來水,我還忘了存水,做不了飯了,今天就湊合吃口干糧吧!”
“唉!”他嘆了口氣,三天兩頭停水,停水之前也不給個信兒,真夠讓人惱火的。
“還有,”妻子又想起了什么,說道:“咱家水費又該交了,我明天脫不開身,你去?”
他無奈的點點頭:“行,我明天先去單位請個假,再去交水費。”每次交水費都得排好長的隊,沒有半天功夫下不來。
望著干涸的水管,他想起小時候的愿望來,又忍不住想:“原來有了自來水還有這么多煩心事,什么時候這些煩心事都沒了那才叫美呢!”
他退休了。在家頤養天年。早起,老伴就嘮嘮叨叨:“我說你,你又沒啥事,你遛著彎去把水費交了成不成,別整天跟孩子們似的抱著手機看!”他抬起頭來,鼻尖上架著老花鏡,他驕傲地揚了揚手機:“早交上了!兒子在手機上安了掌上營業廳,我早就用手機把水費交上了。還有,以后這電費、煤氣費什么的,我都包了啊!”“看把你能的!”老伴橫他一眼,臉上卻帶著笑,“咱們國家好了,咱這日子也好了啊,我都不記得有多久沒存水了!”他也感嘆:“可不是!這些年,停水的次數屈指可數,每次停水前三天就給咱發信息,什么時候停水,什么時候來水,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,好讓咱做準備。”
2020年,新冠疫情來勢洶洶。
他和其他人一樣,在家不出門。
夜里十點,小區忽然供水異常。他試探性的給供水公司打了個電話,對面竟然有人接,告訴他:“我們馬上到!”
半個小時后,門鈴響。開門時寒氣直入,一個小伙子帶著大口罩,眼里滿是歉意:“請問您家是什么情況?”
他了解到,原來這小伙子是在挨家挨戶的上門調查,勘察情況。
他有些不好意思:“這么晚了,又這么冷,其實你們明天來也可以的。”
小伙子搖搖頭:“我們明白,疫情防控期間,供水的重要性難以言喻,我們必須保證人民群眾的用水。”
兩個小時后,水,如期而至。
他出神的望著水管,又想起了從小到大的這些愿望,忽然笑了,這些愿望,可不是都實現了么?